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推進,加強和改善企業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、制度創新已迫在眉睫,尤為重要??v觀世界著名企業,無不是通過創新使公司獲得生機,并發展壯大??梢赃@樣說,企業的生存法則就是不斷創新,市場經濟本質是一種競爭經濟,創新能力決定競爭能力,沒有創新就必然被淘汰。那么,根據公司現狀如何做好“技術、管理、制度”創新三篇大文章,值得我們深思與探索。焦作新琪公司王立冬曾在《新景簡報》發表了題為《用心做事,追求卓越》的文章,主題鮮明,思路敏捷,充滿強烈的創新意識。他談到:“用心做事”就是善于思考,勤于學習,勇于創新。“用心做事”首先就是要用心思考。每個人都要想到,本單位的生產目標怎么實現?安全生產如何落實?公司如何生存與發展等方面深入思考,制定措施,積極落實。其次是要勤于學習。向書本學,向先進學,向實踐學。接受新知識,更新觀念,獲取新技能。三是要勇于創新。創新是一個企業的永恒主題,常創新常發展,不創新不發展。作為一名領導干部,首先自己要有創新的意識,創新的激情,帶頭創新。四是要健全創新機制,營造創新氛圍,激發廣大員工的創新熱情。五是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,使其具備創新能力,成為創新主體。
回想新景發展十二年來,無論是創業初期還是發展中期乃至現在,無處不體現創新的烙印和創新的成果。在“科技創新,新景無限”的旗幟下,我們帶領新景團隊克服艱難險阻,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;攻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;實現了戊二醛、醫藥中間體、脂環族環氧樹脂、乙烯基醚類四大系列產品的新跨越。
技術創新活力無限,管理創新生機無限,制度創新生命無限。
創新不是單純做前無古人的事情,也不是創驚天動地的奇跡才叫創新,企業內部創新無所不在,無所不有,立足本職把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,把沒有做完善的工作做完善,抓住關鍵,力求突破,這就是實實在在,看得見,摸得著,并且是立竿見影的創新。新景十二年風雨歷程就是如此走過來的。在科技日新月異,世界經濟風云變幻,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,我們更應該以強烈的創新意識,迎接挑戰、創造未來。
結合公司實際如何抓好“三創”,談談自己的想法,愿與同仁共同探索。
1. 技術創新
實施以增產降耗為重點的技術創新戰略,加大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力度。對已列入開發的項目,定人定時完成,盡快投入中試生產。對已投入中試生產的研發試驗攻關項目要跟進試制情況,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題,完善工藝技術、人員裝備條件,形成批量生產能力。對已投入大生產的產品,解決好生產環節中的瓶頸問題,尋求高質低耗的途徑與方法,取得最佳效果。乙烯基乙醚工藝技術改造和環氧樹脂(6110)降低生產成本的試驗成功,為技術創新開辟了廣闊前景。
技術創新要以研發中心為依托,整合技術資源和研發課題,加強溝通與協調,充分發揮現有工程技術人員的潛能,為技術創新搭建更為廣闊的平臺,完善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。
2. 管理創新
管理創新重要的是用激勵手段調動人才創新的積極性,其核心是創造優秀的企業文化—企業軟實力。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去構筑激勵干事業的機制與平臺。首要的問題就是解決好現有組織結構,優化組合部門職能配置,發揮管理層經理人的作用。作為企業人是主體,人人都是人才,高質量的產品是高素質的人干出來的。管理創新的宗旨應貫徹“以人為本”的思想理念,努力營造尊重人、信任人、關心人、理解人的文化氛圍,公司將繼續完善員工各項社會福利,在保證員工穩定收入的前提下,逐步增加績效工資水平,實現企業效益與員工收入同步增長。讓每位員工都富有熱情、富有審美特性、積極自愿、富有責任感的去進行創新實踐,使客觀的管理機制與內心的心靈需求和諧完美地統一起來,這就是管理創新的目標。管理創新要突出市場營銷,對現行營銷模式進行探索創新,打破單一的網絡營銷格局。一是建立區域營銷機構,細化市場分布,由尋找顧客轉變為上門服務。二是建立代理營銷,克服產品在中間領域的銷售制約。三是合作營銷,建立大客戶戰略合作的互利互信關系,拓展發展空間,趨利避害,降低經營風險。同時,建立重點省級(港、臺)外貿出口合作機制。
3. 制度創新
推進技術、管理創新關鍵靠制度保障與支撐,沒有相互匹配的制度,技術、管理創新就不會很好的發揮作用,甚至被擱淺導致失敗。首先要建立管理與被管理地系統,明確管什么,如何管,即管理系統化。其二,內部分配機制的確定,激勵與約束兩個矛盾的統一體將會隨著應運而生,制度的科學性、嚴謹性、實效性、長遠性至關重要,應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。其三,營銷業績的制度保障是創新的靈魂,是其他創新的重中之重。
在創新的征程中應力戒四大誤區:一戒觀念陳俗,不思進取。二戒得過且過,事不關己、高高掛起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推磨式的處事態度。三戒爭名奪利講價錢,把創新庸俗化。四戒顧慮重重,擔心失敗,前怕狼后怕虎,裹足不前,缺乏創新的勇氣。
公司各部門應通力協作,制定各自的創新方案,以創新為己任,視創新為財富,為創新建平臺,大力弘揚創新精神,支持創新舉措,鼓勵創新主體。通過“三創”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,增強企業活力,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。
|